毛主席晚年,就“接班人”人选的问题,经过反复斟酌,最终选择了华国锋。相较开国元勋们,华国锋的资历并不突出,可他厚重老实,
毛主席晚年,就“接班人”人选的问题,经过反复斟酌,最终选择了华国锋。相较开国元勋们,华国锋的资历并不突出,可他厚重老实,办事可靠,忠于党和毛主席,成为毛主席重点培养的年轻干部。
华国锋不负众望,在毛主席病逝后,在叶剑英等人的支持下,力挽狂澜,稳住了国家局势,挽救了党中央,对党和人民有着特殊贡献。
八十年代初,在国家大力改革开放,发展经济的背景下,华国锋主动辞去重要职务,退居二线,将位置让给更有能力的人,此举赢得人民的尊重和敬仰。华国锋不贪恋权位,以大局为重,不利用权力打压他人,真是一位忠厚的领导。
华国锋退居二线后,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,曾立下家规:全家人要在一张桌子吃饭,彼此吃不同的菜,互不干扰。
华国锋的家规
华国锋退居二线前,担任重要领导职务,属于正国级干部。退休后,华国锋住在北京一个四合院里,一家人住在一起。
正所谓,国有国规,家有家规,华国锋退休后,给家里的人立下一个规矩,全家人要在一起吃饭,吃不同的菜,互不干扰。
华国锋立下这个家规,究竟是何意呢?难道是他享受特殊待遇,吃的东西要比家里人好很多,才会如此?事实上,华国锋退休前职务高,待遇方面,肯定不差,吃点好的并不难。
可华国锋在吃的方面,并没有太多要求,一来习惯节俭了,从来不浪费,更别说吃山珍海味了;二来,华国锋身体健康有些问题,患有糖尿病,平日用药物维持,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吃的。
平日,华国锋的饮食以清淡为主,与夫人韩芝俊一起,在院子里种一点新鲜的蔬菜、瓜果,像大白菜、萝卜、南瓜这些蔬菜,院子里就有,吃得新鲜也健康。至于肉类,除了鸡蛋和水煮羊肉,其余不太吃,海鲜和鱼类,更是不会碰。
华国锋是山西人,一直保留着老家的饮食习惯,多少年都改不过来。平日,华国锋喜欢面食,杂粮,尤其是山西的陈醋,那是他的最爱。
不论是在职期间还是退休后,华国锋不收礼,严格要求自己,唯独对家乡的土特产,非常喜欢。自从华国锋退休后,山西老乡去看望他时,会带一些家乡的红枣、玉米面,华国锋会高兴地收下,然后拿出钱给他们,反复叮嘱道:下次来不要带了,这些够吃很久了。
华国锋退休后,党和国家考虑到他的身体健康,曾派出了专业的医护人员,定期为他检查身体、照顾他的生活。华国锋患有糖尿病,身体检查和膳食合理安排,那是很有必要的。
享受高等退休待遇,这是组织的安排,华国锋无法拒绝。同时,华国锋考虑到,家人并没有退休,也没有担任重要职务,不合适同他一起享受退休待遇,因此,制定了“一起吃饭,吃不同的菜”这个特殊家规。
华国锋的晚年生活
1981年6月,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,华国锋辞去了职务,正式离开了权力中心,进入退休生活。
华国锋退休后,并非如传言那样,不问政治,他很关心国家的发展和建设,心系百姓。《人民日报》《参考消息》等主要报纸,那是华国锋退休后每日必读之物,只是不干预,过问中央的决策,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关注这一切。
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,华国锋的时间充裕了,作息时间很规律,不论春夏秋冬,都会早起坚持锻炼,天气条件允许会外出散步、练练气功,偶尔会打打牌,动一动脑筋。
要说华国锋最崇拜,最敬重的人,肯定是毛主席了。毛主席对华国锋有知遇之恩,华国锋能从一名基层干部,进入中央核心层,最终成功接班,这一切,离不开毛主席对他的赏识重用。
因此,退休后极少出门的华国锋,每年两次必须出门,一次是毛主席的诞辰,一次是毛主席的忌日,这两天对华国锋来说很重要,会带着家人到毛主席纪念堂,瞻仰毛主席的遗容。站在毛主席的塑像前,华国锋带着家人庄严地喊口令:向伟大领袖毛主席一鞠躬、二鞠躬、三鞠躬!
生前,华国锋有一个愿望,到奥运会现场看一看。原本一切准备完毕,工作人员为他买了票,就等北京奥运会开幕了。遗憾的是,就在奥运会开幕的前几天,华国锋病重住院了,直到逝世,未能实现这个愿望。
结语
斯人已逝,风范长存,华国锋是一位优秀的领导人,在我党历史上有着特殊贡献。忠厚老实,厚重少文是华国锋的“标签”,他的品格和风范,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。
退休后的华国锋过着普通平凡的生活,严格教育子女,制定家规,不动用特权,这是良好的家风。2008年8月,华国锋病逝,享年87岁。
谨以此文,致敬伟大的华国锋主席!
TAG:家规,职务,糖尿病,权力